登山基础知识"口袋书”(2)

[复制链接]
4292 0
登山装备

登山运动中使用的器材、工具、服装等的统称。
分三大类:
(1)宿营装备:包括帐篷、炊具、寝具和各种燃料等。
(2)技术装备:包括登山绳、 氧气装备、侧量仪器、高度计、干湿度计、钢锥、登山铁锁、升降器、挂梯、 滑车、雪铲等。
(3)个人装备:包括登山服装、登山鞋、高山靴、头盔、电筒、 手套、防护眼镜等。其特点是:轻便易携,坚固耐用,便于拆卸,一物多用。

登山铁锁

登山运动装备。有十多种型号。常用的有D形、阿兰形、O形和混合 形四种。另有安全环锁与下降专用锁。用途广泛,诸如结组、保护、渡河、攀登、救护和运送伤员等均需使用。
多以钢或铝合金制成,抗拉力均需达1800公斤。

钢锥

登山运动装备。攀登陡峭岩壁和冰坡时,用以打入岩石裂缝或坚硬而光 滑的冰壁,造成新的人工支点,以悬挂绳梯(包括小挂梯等)攀越难险地段。
用于岩石峭壁的称“岩石锥”,其品种和形状多样,根据不同地形、岩质及裂缝大小、走向分别使用。用于冰坡或冰壁的称“冰锥”,按不同地形和冰质分别使用。
登山绳

登山运动装备。分主绳与辅助绳两种。
主绳长60-100米,直径约10毫 米,每米重量要求在0.08公斤左右,抗拉力要求不小于1,800公斤。过去多用黄麻制作,近已改用尼龙纤维作原料。
另有一种直径为8-9毫米的主绳,每米重0.06公斤,抗拉力不小于是1,600公斤,用于攀登陡险岩壁。
辅助绳长度根据各地区的活动要求而定,无统一规格,绳直径为6-7毫米,每米重量不超过0.04公斤,抗拉力不小于1,200公斤,原料与主绳相同,用作自我保护和在主绳上使用各种辅助绳结进行保护,以及搭绳桥渡河,用牵引绳桥运输物资等。

登山绳结

登山运动中发挥绳索作用的手段之一。
有三十多种式样,常用的主要有六种:
(1)拴马扣:国际上称“布林结”,用于保护和自我保护。
(2) 通过结:用于保护和自我保护,或固定绳索。
(3)抓结:用于上攀下降的保 护,以及渡河搭绳索桥时,将横挂在两岸支点上的绳子绷紧。
(4)马镫结:也称“双套结”。攀登陡峭岩壁时与抓结并用。用于双脚上攀。
(5)平结:用于连结两条绳子。
(6)交织结:用途与平结同。


升降器

登山运动装备。用于攀登陡峭岩壁。分上升器和下降器两种。
上升器原是德国陆军山岳师团用以攀登岩壁和冰壁的工具,名鸠玛尔(JUMAR), 故又称“鸠玛尔式上升器”。只需一人首先登上岩壁,后继者即可用之向上攀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随高山登山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曰渐为各国登山者用作通过危险地区时的重要自我保护装备。
型式有钩式和片式等多种。
下降器为用于沿垂直的陡壁(岩、石或冰)下降时的轻便装备。型式有8字形、双环式多种。
氧气装备

登山运动器材。用于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或因登山缺氧产 生的各种高山病的抢救。由钢瓶、面罩、输气管道、流量调节器、气压表和背架组成。


山间危险

登山过程中遇到的危险一般分两大类:天然危险和人为危险。
前者指自然界对登山者构成威胁的各种危险。如滚石、雪崩、 冰崩、冰裂缝、山间急流、曰晒、大风、大雪、低温、云雾和雷电等。此类危险常给登山者造成伤亡。
后者生要指登山者由于不熟悉山间自然变化规律,或缺乏坠跌入冰裂中(或悬崖冰壁下),也有人为引起雪崩和滚石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

雪崩

山地大量积雪突然崩落的现象。由积雪本身重量,大风,新旧积雪面摩 擦力减少,积雪底部融解,气温骤升,以及地震、暴风雪等引起。一般多发生 在25度-40度之间的斜坡上。登山者误入雪崩区。切断了积雪表面的平衡,也能导致雪崩的发生。

高山反应

登山运动术语。凡急速进入高山地区,或在高海拔山区居住期间, 由于对缺氧不能完全适应而发生头痛、心慌、气促等症侯群,统称“高山反 应”。无器质性的损害,一般在一周左右即痊愈,亦有少数持续达数有者。 持续三个月以上称“慢性高山反应”。

高山病

也称“高山适应不全症”。人体对高山缺氧环境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 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 呼吸加速,四肢麻木,严重的可引起昏迷。给氧吸入后症状可缓解。又可分为 高山反应、高山脉水肿、高山昏迷、高山高血压、高山红细胞增多症、高山心 脏病、慢性高山适应不全混合型等七型。

雪盲

高山病的一种。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表面的强烈反射对眼部所造成的 损伤。患者开始的两眼肿胀难仍忍,怕光、流泪、视物不清;经久暴于紫外线 者可见眼前黑影,暂时严重影响视力,故误认为“盲”。登山运动员和在空气 稀薄的雪山高原上工作者易患此病。配备能过滤紫外线的防护眼镜,可起预防作用。

雪线

终年积雪区与入夏积雪融化区之间的分界线。其高度一般随各地区纬度 的不同而差异,例如西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中国天 山的平均高度为海拔4,400米;珠穆朗玛峰附近喜马拉雅山中国一侧高度为海拔5,600米。

雪洞

登山运动中在雪坡上人工挖的宿营地。多在山坡陡峭,风力较强,不适 于支设帐篷的深雪坡面上挖筑。可避风,比帐篷舒适而暖和。

适应性行军

在登山运动中,指为提高适应能力的登山活动。攀登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因高差较大,人体的各种官不能立即适应高山缺氧的环境,难以从基地营一次攀登直达顶峰。
一般多采取逐段适应升高的方法。如从4000-5000 米的基地营出发,经过数次行军到达6,000--7,000米的高度并取得一定适应后, 再从基地营升高到8000米以上,以适应特高的海拔高度的缺氧环境。

结组

登山运动、登山旅游的重要安全措施之一。按全队成员的性别、年龄、 体力、体质,以及登山经验、技术水平和处理突然事件的能力等,编成便于以 强助弱、安全登山的小集体,并由有组织能力和登山经验的队员担任组长。通 过地形复杂和危险地段时,必须使用绳索或其他保护措施,有组织的安全通过。

登山营地

为登山运动员的适应休息和运输物资等需要而设置的营地。攀登海拔5500米以上高峰时,一般设“大本营(BC)”和“中间营地”两种。前者是一次登山活动的指挥部和后勤供应总站,也是登山队员经过适应性行军后,在突击顶峰之前进行休整的总营地。设置位置要求:安全(无洪水、滚石、冰雪崩), 便于观察所登目标的路线,便于取水,能避风,曰照时间长,地势平坦,能以 汽车与附近城镇进行联系。后者主要为登山者适应高山特殊环境保境(缺氧等) 而设置。在升高过程中,能逐步适应环境对人体各部器官的基本要求和运输物 资供应需要。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例如,一些国家的登山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 大多建立六个营地,其高度大致为5300米(大本营)、6100米(C1,即1号营地)、 6400米(C2,2号营地)、6900米(C3,3号营地)、7400米(C4,4号营地)、7900米 (C5,5号营地)和8500米(C6,6号营地)。

突击顶峰

登山运动术语。指攀登高山过程中,在适应性训练、运输和建营等 一系列登顶前准备工作就绪后,向顶峰的冲击。成败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人的 身体和精神状态;天气的好坏。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统计,各国登山队 在喜马拉雅高山登山活动中,因天气恶劣而导致登顶失败的,占全部失败总数 的68%。

登山旅游
一种不登顶峰的旅行游览活动。登山爱好者背负必要的登山食品和 装备结组进入山区,观赏奇峰险岭,进行摄影和采集标本等活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登山运动的发展而兴起。


保护

登山运动术语。安全措施之一,是登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
前者指依靠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好本人的保护工作。如在身后的可依托保护物(如突起的岩石或打好岩石锥)上固定好保护自己的绳索等。
后者指在攀登陡险的岩壁或冰裂地区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地区时,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进行的各种保护措施。
最基本的方法为“立式”与“坐式”两种保护方法。

坡地难度等级

登山运动攀登难度的分类。
主要分三级:
(1)容易。仅用双脚即能登上的山坡。
(2)稍难。除双脚外,尚需借用双手才能登山的山坡。
(3) 难度大。除四肢外,尚需使用各种绳索和攀登器材才能登上的山坡。从第二级 开始,登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山间常识并掌握一定的攀登基础技术,如三拍 法、之字形攀登以及特殊地形攀登法等。

三点固定法

登山技术名词。登山运动中攀登陡峭坡面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安全攀登方法。在攀登较陡峭的岩石峭壁时,双手和双足形成人体用力的四个支撑点,轮流使用其中三个点,使之保持于岩面上呈暂时固定状态,而移动一手或一足继续向上攀登。

挂梯

登山运动装备。用于攀登缺乏自然支点、地形陡峭的岩壁或冰墙。有长 梯、短梯和小挂梯三种。长梯一般长5米,梯边用合股的细钢丝(抗拉力要求在2,000公斤左右),梯梁(即横梁)用空心铝管(抗拉力要求在300公斤左 右)制成,两个梯梁之间的距离为30-50公分,两条长梯可以从任何一端互相连接,用于攀登7000米或8000米以上高峰时跨越陡险的冰墙、雪坡和裂缝区。短梯一般长1至1.50米,梯边用辅助绳构成,梯梁长12厘米,宽3厘米,厚 3-5毫米的用铝片制成,梯梁之间距离为50厘米。小挂梯一般只有两条梯梁, 有时也特制三条梯梁,形成与短梯同;近又有用尼龙带制成的软式小挂梯,更为轻便。

之字形攀登法

登山技术名词。在攀登比较陡险的草坡、碎石坡或冰雪坡面时, 为减少直线上攀所产生的难度和滑坠危险而采用的上攀法。因系曲折蛇形路线, 形似“之”字,故名。

三拍法

登山技术名词。攀越陡峭、雪坡时的基本方法。如在较硬的支坡上攀登时,按三个步骤地行:(1) 双手和横握冰镐头的两边,将镐底钉插进斜坡 雪内。(2) 随即以走尖用力蹬破雪的表层,构成一个支点。(3) 再将另一足 提上前,蹬破另一部分雪的表层,再构成一个支点。因按三个步骤构成等高的 台阶形脚迹逐步上攀,故名"三拍法"。

牵引渡河法

登山运动技术名词。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山涧水流急端,水 深,河底多尖石,水温低而河面不很宽的河流。先将牵引绳捆扎于河一端树上, 由一人涉水或绕道貌岸然上游过河,将绳另一端固定于河对岸较低树干或地面上,后继者即以滑车或铁 锁在牵引绳上滑行渡河。

登山应急常识

1.突然天气的变化而回撤不了营地时应怎样做?
登山过程中,要求睡袋一直背在背包中,如果回不了营地,在背风的地方挖雪洞或雪坑被迫露营,禁止裸露在外,在雪洞或雪坑中有睡袋不可以睡觉,定时活动全身,防止冻伤,如果是有很多人,大家可拥在一卢相互取暖。

2.撤时找不到营地怎么办?
当心里感觉已经到了营地,如果没见到原有的帐篷,则重新建营,不要乱走,一般当先锋的人对营地的位置很敏感,营地也许被大雪盖住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地宿营,如果天气不好,能见度很低时,也要就地宿营,等待好天气,已防裂缝和陡坡。

3.冻伤怎么办?
冻伤一般不容易发现,身体裸露的部分和身体末梢神经容易被冻伤。身体裸露的地方容易受到风吹,末梢神经如脚被高山靴包着,手被手套包着,这样阻碍血液的流通,因而容易出现冻伤。在登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不时的活动手脚和手指,这种方法可以及早的发现冻伤。在帐篷中,每晚要用一段时间来给自己的脚按摩,这样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和加快血液的流通,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冻伤。在行军过程中,尽量减少皮肤的裸露,脸部尽量用手套罩住,避免脸部的冻伤。
发生冻伤后及时作处理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等到医院后再处理,这样会很危险。一旦发生冻伤,需要每晚要用大约体温的水浸泡冻伤部位,用雪搓是很不好的,冻伤严重时,用雪搓只会加重伤势。自己在登山过程中要处处小心,不要大意,就算出去一小会儿,也要注意冻伤。

4、在雪坡和冰坡扎营的注意事项:
在雪坡上先踩出一块平地,在台阶地形上,铲平一块,注意要大一点,不要正好。帐篷四角用雪锥固定好,也可用冰镐等拉上营绳,埋在雪里固定帐篷,在冰坡上,用冰锥来固定帐篷,最好不要选择在冰坡上扎营,用外挂之类和扁带挂起结绳和自己连起来,以防不小心的滑坠。

登山线路的选择

有关登山路线选择问题专门的著作不多,我们平时也只是一些经验,而没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大家只知道低纬度,走小路;陡冰川,走侧迹;缓冰川,上冰面;躲冰塔,上山脊等顺口溜一样的口诀。这次到西藏登山队发现成天亮同志在这方面写了专门的文章,而且文中举有实例,非常实用。现推荐给诸位山友。

登山路线选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导致登山成功的诸因素中,登山路线选择正确与否有着重要意义。
过河要解决工具问题,登山则必须解决路线问题。
国际登山运动历史中,由于登山路线选择不当而导致登项失败的先例很多。在我国登山运动中,由于路线不选择不当,以致错过登项机会的例子,莫过于一九七五年第四次行军时,突出组从8600米最后一个营地出发后,由于路线偏离了原计划的东北山脊的山脊路线,而采用了一条过低的路线,以致丧失了应有的高度,不能按计划到达“第二台阶”,错过了难得的一等天气周期,丢掉了登项的时机,使整个登山活动推迟了周期。


登山路线选择的原则:
首先是安全的原则。何谓安全的路线?在由大本营到项峰的整个路线上,虽然布满了困难的地形和存在各种山间危险,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队员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后,能够保证人身安全的,称为安全路线或成功路线。例如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路线。虽然有“北坳”、“第二台队”等极困难的地形,有极度缺氧:冰雪崩、明暗裂缝、滑坠、暴风雪等山间危险,但若采用战得当的机、安排有相应的措施通过困难和危险的地形亦可称为安全路线。

第二,避难求易,舍远求近同是选择登山路线的第二个原则。攀登一座八千米以上高峰,一般登山路线都在二十公里以上,珠峰东北山脊路线长达35公里。路线长,必须在物资上运、体力保存、营地设置、好天气的运用、抢救伤病人员、组织指挥、通讯联络等方面增加一系列的工作量。这就应该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较短的路线,以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节省队员体力。

第三,根据山峰的地形选择路线。登山运动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要战胜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必须了解活动的环境特点。

高山地区的地形,从垂直方面来讲,具有明显的分带特点,3500米以下为森林带,3500秋-5000米为草原草甸带,5000-5500米为冰川冰迹带,5500米-8000米以上为高原冰川寒漠带,并常以冰雪石混合地形为其特征。冰川主要表现为冰雪补给区,即粒雪盆围壁和山脊山坡上的零星冰雪,这个地带的岩石以冰冻风化的破碎岩石为主。

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以上各种地形。
森林中行军时,应尽量利用当地牧民、猎人走过的大道小路,并注意在新选路线上以明显路标指示方向;
高山草原草甸带,视野开阔,路线较易选择,但要注意避开泥泞的沼泽地区;
冰川冰迹地带中选择路线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冰川区的路线选择如沿冰川方向行军,山峪冰川上,路线应在冰川侧迹和冰川之间的排水沟中选择;进入冰川表面平缓的高度时,应由排水沟转到冰川表面。要尽量避免在冰川消融的地区,如冰塔区中行动。
横穿冰川时,对于低纬度地区的山谷冰川,路线应选择在粒雪盆与冰舌交界处的上方,即冰塔上限,也就是雪线,这里冰川较窄,冰面坡度较为平缓,是万年积雪与消融区的分界线,是粒雪盆的出口,冰雪在这里受到地形的限制,大量冰裂缝在这以下开始产生,比较安全。例如珠峰东绒布冰川的6300米处,中绒布冰川的5800米处,对于高纬度地区的短小冰川,例如博格达峰北坡的冰川,横穿冰川时,则应选在光滑平坦的冰舌部分,而不宜在陡峭多裂缝的粒雪盆地区通过。
高纬度地区的山谷冰川,冰舌部分仍然消融强烈,冰崖陡坎布满冰面,冰舌部分不容易横穿,适用低纬度地区在粒雪盆出口处横穿的原则,例如开山托木尔的冰川,就是这种类型。

冰迹地形中的路线选择,要注意到冰迹的分布规律。冰川表迹,冰迹石一般为20-40公分厚,其下为冰体,起伏较大,不易行走。终迹是冰川退却时留下的表迹、中迹形成的,为古老冰迹物,其中已无冰体,上面甚至复盖了少量植物,发育了土壤,比较坚实安全,冰川中迹呈弧形条带分布在冰川的舌部下方,较易选择路线。

对于冰川的侧迹,如果不选择冰川的排水沟,则应在侧迹台阶上选择路线,一般的讲,比较新的侧迹,即靠近冰川最低的一级台阶,保存了比较好,而古老的侧迹,则由于风化、滚石、泥石流的作用,切割的比较严重,破坏较大,不便行走。

中迹堤,是两条冰川侧迹在冰川运动中组合形成的,是沿冰川选取路线较为理想的地形,中迹堤一般可由冰舌末端伸民到冰川的粒雪盆附近,由于它在两条冰川之间,在上面选择路线不容易受到山坡上冰雪崩和滚石的袭击,例如珠峰东绒布冰川5700米-6300米路线就是在东绒布冰川与北峰冰川的中迹堤上选取的。

对于冰川粒雪盆地区,主要防止冰裂缝,由于低纬度冰川粒雪盆较为宽广,视线开阔,路线选择不是太困难,而对于粒雪盆的围壁,或高纬度冰川的粒雪盆本身,路线选择则是困难地区。一般的讲,登山路线到这里后,即由山俗地形进入山脊地带,往往在这一交接地区,出现极为复杂的冰雪地形,珠峰的北坳和北壁,康雄冰川源头至南坳、希峰6300米-6500米、6900米-7100米处都属于这一交接地带。这一地区的特点是坡度大、冰雪崩发生频繁、明暗裂缝纵横交错、冰雪陡坡发育,成为典型的冰暴区。路线的选择极为复杂,往往出现视线被阴的情况。
在此类地区选择路线,应在能观全貌的适当地点全面观察、分析后,取1-2条路线进行实地侦察,然后确立一条较为安全又较短的路线。在实地侦察时,采取设立了望哨通过报话机与队伍随时联系进行侦察的办法是可行的,例如1977年侦察托木尔峰5600米至6300米地形时的办法。个别地段进行修理、安装固定安全保护措施也是必要的。

山脊上的路线,避开了冰雪崩的威胁(只能发生在山脊下),冰裂缝的可能也很小,但随之而来的风暴、滑坠等又成为主要危险。在山脊上行军必须注意了防止。例如珠峰北坳至7500米的地形。

对于极高的寒漠带,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岩石冰雪混合地形。在这个地带中,宏观地形已比较清楚,按理说比较容易选择路线,但由于局部地形的阻挡,有时也阻碍运动员的视线,这就要求必须善于统观整个地形,掌握路线的大方向,不可被局部地形所迷惑。远看一个石头,近看一个小山包的错觉在登山中经常出现,在这里运动员必须力求全局和局部的统一,不要丧失已取得的高度,保护路线的大方向,乃是成败的关键。

第四,登山路线的选择,力求在整个路线上都能看到主峰,这点对于组织指挥,通讯联系有重要意义。但全线看到主峰的是比较少的。慕士塔格、博格达、公格尔九别等高纬度山峰的个别路线比较理想,在不能全线看到主峰时,也应力求从前进营地(即第二大本营)以上路线能看到主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